• Azure DevOps 的 Wiki 應用

    image

    在軟體開發專案中,文件管理與知識分享一直是團隊協作的重要環節。Azure DevOps 提供了強大的 Wiki 功能,讓團隊能夠在專案中建立、編輯和組織文件。無論是產品規格、技術文件、FAQ 還是操作手冊,Wiki 都能協助團隊將知識系統化地保存下來。更重要的是,Azure DevOps 的 Wiki 是建立在 Git 儲存庫之上,這代表我們也可以用管理程式碼的方式來管理文件,可以進行版本控制、分支管理等優勢。本文將介紹 Azure DevOps Wiki 的核心概念,包括 Wiki 在儲存庫中的連線位置、.order 檔案的用途,以及如何將資料夾升階為 Wiki 頁面。


  • Devdays Asia 2025 簡報下載

    image

    今年是微軟 50 週年、DevDays 10 週年,話題大多圍繞在 Agentic AI,考量多數企業還是有 On-Premises 需求,所以這次我將主題訂在如何使用 Azure DevOps + GitHub Copilot 重新打造 SDLC,讓大家瞭解不是雲原生環境還可以有哪些應用,以及賦與 LLM 更多 Tools 後,可以讓我們的軟體開發過程產生多大的助益和改變,雖然主題是 Azure DevOps 與 GitHub Copilot,但基本上套在任何軟體開發流程概念都是一樣的,提供給大家參考,有任何想討論交流也歡迎大家留言或直接與我聯繫。

  • 整理 context 的利器 — MarkItDown 與 Docling

    image

    在 Agentic AI 的各式應用場景中,提供正確且良好品質的上下文來源是至關重要的環結,實務上我們可能透過 RAG 從外部檢索資料,或是從手邊的各種檔案格式轉換成 markdown 來提供 LLM 作為上下文參考資料以便展開執行後續的任務,若以輕量、快速上手為考量,可以試試 MarkItDown,但若只能在純地端環境執行,或是對於文件內容(例如:表格、版面)有更高的解析需求不妨試試 Docling,本文以實務角度比較兩者設計取向、支援格式與優缺點,以及提供不同應用場景的建議。

  • Chrome DevTools MCP

    image

    無論是前端或後端開發工程師,相信大家都經常在瀏覽器中按下 F12 使用 Developer Tool。這個開發者工具不僅能檢視與調整頁面上的 HTML 元素,也能協助測試與偵錯前端 JavaScript。此外,還可以模擬各種裝置的瀏覽情境,或限制網路速度以模擬極端的使用狀況。這些功能都包含在 Chrome DevTools MCP 提供的工具清單中,本文將帶大家快速了解這些工具在實際開發場景中的應用方式。

  • 關於 MCP 的 Capability Negotiation

    image

    在當前 AI 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,MCP (Model Context Protocol) 為大型語言模型帶來更多元且強大的擴展能力。透過 MCP 讓開發者能使 IDE 工具與語言模型自然結合,實現語意驅動的互動體驗。MCP 架構中包含 MCP Server、MCP Host 與 MCP Client 三大核心角色,彼此協同合作並透過能力協商(Capability Negotiation)機制,確保雙方能根據自身能力與需求,協調出最佳的功能組合與協作方式。本文將以上一篇文章為例,說明其背景運作流程。

  • Azure DevOps MCP Server

    image

    隨著 AI 技術的蓬勃發展,軟體開發與運維 (DevOps) 流程正迎來一場革命性的轉變。傳統的 DevOps 強調自動化、持續整合與持續交付,但在面對日益複雜的專案協作與工具整合時,團隊仍需投入大量人力進行手動操作與跨系統協調。這時,AI 驅動的自動化與智慧化流程成為新一代 DevOps 的核心訴求。Model Context Protocol(MCP,模型上下文協議)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,為大型語言模型(LLM)與外部工具之間建立一套安全、模組化且可擴充的溝通標準。自微軟在上個月 Microsoft Build 2025 開發者大會宣佈會加入對 MCP 的支援,這個月 Azure DevOps MCP Server 也已公開預覽 (Public Preview),本文將介紹 Azure DevOps MCP Server 提供了哪些工具。


  • Azure Pipelines Agents 代理程式

    image

    Azure Pipelines Agents 是現代 DevOps 流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礎組件。隨著企業加速數位轉型,持續整合(CI)與持續交付(CD)成為團隊自動化建置、測試與部署的重要手段。Azure Pipelines 做為 Azure DevOps 的核心服務之一,透過代理程式(Agent)來執行各式自動化工作。無論是雲端託管或自我託管,代理程式皆負責與 Azure DevOps Server 或 Azure DevOps Services 溝通,協助團隊將程式碼快速且安全地部署至各種環境。近年來,隨著代理程式版本的演進,功能與安全性也大幅提升,特別是在 3.x 與 4.x 之間有諸多關鍵差異,本文將介紹 Azure Pipelines Agents 的基本概念、版本比較、更新方式與工作目錄結構。

  • 使用 Playwright 測試框架 - 執行階段 (.NET)

    image

   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如何使用 Playwright 的測試產生器(codegen) 錄製腳本,除了可以運用在自動化測試之外,舉凡想要透過程式來自動執行的一連串行為,都可以透過 Playwright 來完成,本篇文章使用 Windows Sandbox 全新環境來執行由 .NET 8 撰寫的 Console 程式,讓大家知道建置產生執行檔後,還需要哪些必要的環境設定才可以正常讓程式運作。

  • 使用 Playwright 測試框架 - 環境準備 (.NET)

    image

    在現代軟體開發中,自動化測試已成為確保程式碼品質的重要一環,Playwright 是一個強大的自動化測試框架,支援 Chromium / Firefox / WebKit 瀏覽器,搭配測試產生器(codegen)讓開發者能夠輕鬆撰寫可靠且高效的測試腳本。本篇文章將介紹如何在 .NET 開發環境中設置和使用 Playwright,從安裝必要的套件到撰寫基本的測試案例,幫助大家快速上手這個工具。

  • MSTest 生命週期與常用屬性

    image

    在軟體開發過程中,妥善進行測試可以協助我們確保程式碼的功能性與可靠性,不論是最小範圍的單元測試 (Unit Tests) 或是模擬實際用戶的端對端測試(E2E Tests),都是品質把關的重要防線,而 MSTest 除了被整合在 Visual Studio 中,簡化了 .NET 應用程式建立和執行單元測試的過程,也可以透過 Azure Pipelines 將既有的測試專案整合到 CI 流程裡,這篇主要帶大家瞭解 MSTest 生命週期以及常用屬性,以便大家更能掌握自己的測試流程。

/2